当前位置: 法院执行 -> 执行工作

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初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4-09-19 10:35:21


 

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信息

16

执行局综合处编辑              2014年9月2

 

今年6月,省法院将齐齐哈尔中院和龙沙、铁锋、拜泉、龙江四个基层法院确定为全省法院执行工作改革及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试点法院,并建议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立法优势,先行建立执行网络信息查控等系统,为其他法院做出示范。我们抓住这一有利契机,716日,全市法院执行工作会议后,两级法院迅速行动,加快了执行改革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步伐,目前已初显成效。

一、中院党组高度重视。中院党组高度重视执行工作,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将执行工作机制改革提上重要日程,成立了由党组书记、院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其他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的执行工作改革领导机构,研究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以及人员配置、办公设施、执行装备的招投标等工作,并积极向市委、市人大汇报执行改革等重点工作,争取上级支持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开展为期一年的执行工作改革,以强力推进全市法院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指挥监控系统、失信惩戒系统、执行公开系统、执行集约管理系统、执行监督系统建设,着力提升法院执行能力,树立司法权威,实现执行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稳定、保障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市委批准启动“执行工作改革年”。728,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郝伟夫同志向市委十二届三十九次常委会议做了关于执行工作改革的汇报,常委会高度认可法院提出的党委领导、人大立法、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相关协助义务单位配合的工作思路,同意并批准启动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改革年”;市领导对法院执行工作改革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法院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科技信息手段,加强法院执行工作,契合了诚信社会建设时机,必将为法治社会建设和经济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通过人大立法推动执行工作。市委常委会决定,由我市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调研,尽快出台加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决定,以及推动执行工作改革和执行指挥中心建设等项工作。通过人大常委会立法,以法律程序建立和完善执行联动体系,实现执行联动机制法制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同时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体系的建设,发挥失信惩戒的联动作用,实现对失信行为的有效打击和全面限制,有力推动我市社会诚信建设和司法公信建设。

四、各院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并显现效果。各基层法院党组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动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克服条件有限,资金紧张等实际困难,落实指挥中心办公室办公场地、配置电视墙、单兵系统、车载系统等硬件设施,截止八月末,全市16个基层法院,已有14个基层法院建成执行指挥中心,远程指挥系统也已建成并开始运行,另外2个基层法院,富区法院和泰来法院正在筹建之中。已建成的各院初步实现了执行指挥中心的远程指挥、视频会议、案件协调、执行听证、及对重大执行案件、应急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监控和证据采集等部分功能。822日,铁锋法院运用远程指挥系统,成功执结了一起标的70余万元,因债务纠纷引起的房屋迁出案件,成为我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远程指挥系统运行以来的首个成功案例。自716日至8月末,全市两级法院执行系统,通过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共执结各类执行案件630件,结案标的1.26亿元,呈现出较好的工作态势和效果。

五、市编办将来法院调研工作。目前,在法院执行改革工作如火如荼进行过程中,我市法院执行力量不足成为一个阻碍工作顺利进行,绕不过去的障碍。全市法院现有编制1645人,实有1398人。其中执行人员178人,占编制人数的10.8%,与上级法院要求的达到编制人数15%的目标差距较大。加之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执行人员素质较低、年龄老化、法官断层、人才流失等,使案多人少的矛盾更加突出。中院党组和执行部门正在积极争取、协调,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向上级和相关部门汇报、反映这些实际情况。市编办将对执行指挥中心人员配备、机构设置、干部职级等到市中院调研,以期相关问题得到早日解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