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为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深入挖掘人民法庭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化诉源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传承司法文化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着力选树宣传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新典型。即日起,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专栏,集中展示全市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事迹与风采。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法院雅尔塞人民法庭立足辖民族区乡村社情,精准把握职能定位,全方位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动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奋力推动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
01强化联动共建,凝聚治理合力
聚焦“抓前端,治未病”,主动融入“四所一庭一中心”基层治理大格局。加强与辖区镇政府、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部门的联动,通过联席会议、联合调解、个案处理等方式,实现“事心双解”,做到矛盾不上行、风险不外溢。2023年4月,雅尔塞人民法庭联合镇政府、自然资源局、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及时成功化解雅尔塞音钦村一起群体性土地所有权纠纷,阻止了群体恶性事件发生,并且使两村之间多年的土地纠纷彻底化解。自“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合作机制推进以来,雅尔塞人民法庭联同各部门已成功运用该机制化解疑难复杂纠纷40余起,一审诉讼案件下降10.16%,诉源治理成效显著。参与其中的“四所一庭一中心”联调联动解纷工作法被浙江省枫桥经验陈列馆收录,入选全国首批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并作为全国82篇精选工作法之一,入选《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经验选编》。
02强化“一站式”解纷机制,服务多元需求
雅尔塞人民法庭紧紧围绕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原则,实行“调立审执”一体化,为当事人提供立案、调解、庭审、执行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强调从源头上化解矛盾。雅尔塞人民法庭与司法所有效对接,设立法庭人民调解室,2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庭参与调解。挂牌成立执行局驻法庭工作室,针对调解不成进入审理的案件则充分考虑案件的执行难度,对可以当庭执结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当庭履行,努力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截至2024年3月,雅尔塞人民法庭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解纷模式快速有效化解纠纷150件,涉案标的300余万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6万余元,化解诉前执行案件12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03强化巡回审判+宣传,突出民族特色
加强与辖区党委、村委相配合,着力建设“1+N”特色巡回审判模式,2023年以来,依托人民法庭处于司法审判最前端、矛盾化解第一线的地缘优势,摒弃坐堂问案,一判了之的经验主义,深入乡村及偏远的少数民族区域开展“入乡随俗式”巡回办案100余件,以案释法,寓教于审,把问题解决在村里,解决在镇里。在民族特色旅游资源丰富的哈拉新村建立“法旅融合巡回审判工作站”,旨在更好地发挥生态旅游司法保护职能,着力服务民族区旅游发展,助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每年6月份在雅尔塞镇哈拉新村塞肯塔拉草原举行“库木勒”节庆祝活动为契机,将普法宣传巧妙融入民族节日,将法治元素融入乡土文化根脉,共同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组建“达汉”双语小分队,充分发挥语言优势,以定点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帐篷为抓手,以咨询互动、发放宣传手册为补充,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沟通,几年来累计接受法律咨询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答疑解惑、释法说理惠及群众千余人。以雅尔塞人民法庭为原型拍摄录制的宣传片《白露•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入选中国法院“二十四节气”,并被7家国家级、省级媒体播放转载,达到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