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为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示范活动,按照省法院“一要二统三抓实”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深入挖掘人民法庭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化诉源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传承司法文化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着力选树宣传一批“枫桥式人民法庭”新典型。即日起,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开设“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专栏,集中展示全市法院各人民法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事迹与风采。
人民法庭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有助于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助推基层治理能力实现大跨越,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更大提升。
甘南法院兴隆法庭弘扬枫桥经验、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动构建“四化四解四到位”诉源治理新格局,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巡回审判、府院联动、普法宣传等方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 “调立审执”的纠纷案件一体化解决。2024年第一季度,兴隆法庭新收案件同比下降11.3%,调解结案同比上升55.6%,调解率为46.34%,调解撤诉率同比上升60%。
01党建引领 提动力
兴隆法庭立足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定位,打造党建引领阵地,以政治素质提升带动业务能力提高,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队伍内生动力,夯实基层治理能力。
02巡回调解 进家门
人们经常能在村委会、田间地头、村民家门口看见它的身影。创新能动履职工作理念,车载巡回调解室将审判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实现"法庭"能到处“跑”。小“法庭”正在发挥巨大效能,让一件件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民间借贷等涉农纠纷,得以快速化解,真正让群众农忙维权两不误。
03上门问企 治未病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总会有个所谓的“头疼脑热”,法官就是企业的“家庭医生”,从“望闻问切”到“对症下药”最后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法官实地走访,认真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分析企业生产中常见问题,实际解决经营性风险问题,并发放企业运营风险告知书,打造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04府院联动 解民忧
最近兴十四镇政府得知,辖区内农民因土地承包合同未签订迟迟未开始土地旋耕工作,镇政府主动向村民了解情况后,争取村民同意,请兴隆法庭协助。为不耽误春耕时间,法官第一时间到兴十四镇现场勘察土地,并带着问题与镇政府和种地大户经过多番讨论,最终修改了土地承包合同相关细节,双方当事人现场签订合同。真正做到“村民需要,法官上门”,让村民感受到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
面对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镇政府与法院携手共同完善了村规民约中土地承包合同部分内容,有效整合法律法规刚性约束和“村规民约”柔性说理,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助力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中端调解、后端延伸
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
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这就是兴隆法庭好“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