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官园地

围城 • 隐痛

——离婚案件引发的思索

  发布时间:2015-04-16 15:44:04


 

“离婚”,这个过去被中国人羞于开口的“词儿”,如今也已经变得不再陌生和隐晦。最近几年,更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春节前后,离婚案件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有着浓浓年味的春节,本是“举家团聚”的代名词,不知何时成为了“中国式离婚”的导火索,在每一起离婚案件的背后又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酸楚和隐痛。

基于工作需要,在民一庭工作将近三个月,发现离婚案件存在逐年、逐月高增长的态势。以铁锋区人民法院民一庭为例,截止到3月末,2015年新收案件151件,其中离婚案件就有 41 件,占民一庭总收案的 27.15 %。春节过后离婚案件 23 件,占到离婚案件的 56.1 %。对于离婚个案乃至通过案件接触到的涉案当事人,我颇有感触,或者说更多的是酸楚,想到曾经花前月下的甜蜜伴侣如今对簿公堂,总是忍不住拿起卷宗去翻看那曾经象征着“甜蜜爱情”的结婚证,或者透过卷宗材料寻找他们尘封的点滴记忆,回味他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看着结婚照上那发自内心的笑容,想到他们即将要形同陌路、劳燕分飞,让我不免有一种“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的感慨。

纵观每一起离婚诉讼案件,透过当事人起诉书、答辩状字里行间的哀怨与愤恨,让人感受到爱情的苍凉、誓言的无常,“海誓山盟”的“无言结局”,婚姻中的当事人将一切一切都留给了岁月…。当事人的离婚理由不外乎几种类型:有的是双方常因生活琐事发生矛盾,彼此不让步、不谅解,缺少包容;有的是夫妻间缺乏关心和爱护,脾气性格极端使对方感受不到婚姻的温暖;有的是由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最终导致婚姻破裂。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会让当事人在离婚过程中备受煎熬,正所谓“离婚诉讼当中没有赢家”,无论男女都以婚姻失败、感情受挫而结束一段姻缘。前不久,我参与审理的一起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曾经离过婚,念及尚存的情谊及离婚后子女,一年后他们又复了婚。这次再度诉讼,原因是男方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旧病复发、屡教不改”,与上次诉讼前一样另有新欢,使妻子再次受到伤害,无法忍受男方的出轨行为。在整个离婚过程中,双方没有争吵、谩骂、指责,只有和平地接受现实办理好结束婚姻的手续。他们没有像其他离婚案件当事人那样吵吵闹闹,也许是因为已经不愿意再吵架了,他们之间太多的故事已经到了封尘之日,现在考虑孩子、念及往日美好时光,彼此都留些面子。没有牵绊、没有怨言,只有隐痛。这种隐痛是无助、无奈,抑或是我无法感知的一种需要承受的耐力,使当事人在承受着巨大痛苦和压力的同时表现洒脱。我很心疼这个案件的女当事人,她很坚强,即使婚姻无助,但她依然洒脱。当走出审判庭的时候,我看到了她眼中噙满了泪水,本想安慰她,但我还是保持了沉默。此刻,再多的语言都变成了多余。但我相信,她比我更深地感悟过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女的不易,一定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通过每一起普通的离婚案件,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恶与世间的凄凉,离婚案件并不仅仅是一起民事纠纷案件,更是人们的一次次呐喊和挣扎,是一份深深的隐痛。

我国目前离婚高发也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人们的情感选择和情感需求的一种体现。春节过后离婚案件高发,是因为在矛盾相对集中的时刻,当下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任性、冲动、不谅解的结果。有调查显示,现在离婚的年龄结构,其中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年龄段是婚姻平稳期,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离婚率的上升,反映出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人际矛盾与情感风险。婚姻家庭已经不再具有像过去那样的凝聚力和依赖性,人们更多的在遵从自己的内心感受。想到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描写的那样,“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也许鸟儿在意的是金漆的鸟笼,美丽而舒服,就像婚姻带给人们的幻想。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也许婚姻本是一场“围城”困境,“冲进去”或是“逃出来”。在离婚案件中的男女,他们曾经爱过、甜蜜过、痛过、哭过、重生过。也许往日不能重来,也许案件背后有着你我不曾了解的事实,但请把责任扛在肩头,把孩子放在心上,给彼此喘息的机会,如果已然不能重来,自需人人珍重。

 

责任编辑:王 雪    

文章出处:铁锋法院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