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专题研究并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为未来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描绘了新的路线图。“法治”问题被提升到以党的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级格和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也正因如此,这次全会尤为引人关注。作为一名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我认真研读全会精神,结合郝伟夫院长所作的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全市法院积极投身司法改革,融入法治鹤城建设》的主题宣讲,立足基层法院实际,就如何科学开展审判工作,全面落实全会要求,思考和体会如下:
一、基层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特别强调了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这是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针对司法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出的新的重大任务。人民法院承担着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职责,对人民法院的改革内容,《决定》作了明确具体地阐述,直截了当,份量很重。因此,人民法院在落实这次司法改革任务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这次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是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所以人民法院在这次司法改革进程中肩负着双重角色的工作任务。作为被改革对象,必须坚决服从中央关于人民法院管理体制和权力机制改革的各项决定,从这个角度讲,人民法院是这次司法改革的被动执行对象;作为落实司法改革任务的主体,必须按照中央关于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各项部署认认真真地组织落实,从这个角度讲,人民法院又是这次司法改革的主动实施者。据统计,基层人民法院干警占全国法院干警总数的80%左右、案件数量占到了全国法院案件总数的90%左右。可见,基层人民法院在推进落实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此,作为基层人民法院,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既要认真领悟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自内心的接受改革,当好被改革者。又要积极配合,主动担当,充分履行组织者、实施者、推动者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发挥好主体作用,当好组织实施者。只有把握好这双重角色,才能真正为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助力加油,使改革顺利推进。
二、司法改革正式实施前基层人民法院应该做什么
中央在推进落实司法改革工作上,采取逐步在各省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推进的做法,是针对这次改革任务艰巨,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巨大,而采取的稳步措施。在近一两年内,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先在小范围的试点法院进行,大部分法院要在试点法院总结出成功经验后再着手进行。作为非试点的基层人民法院,不能坐等试点法院的改革经验,要充分利用改革到来前的有限时间,做好迎接司法改革的充分准备,主要做好三件事:一要积极营造主动接受司法改革的氛围。要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上级法院领导的有关讲话精神,使每一位干警对这次司法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改革的具体内容都有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在思想认识上都能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从内心深处拥护、支持和主动接受这场司法改革。二要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基层法院必须全面具体、真实无误地了解掌握本单位情况,尤其是涉及这次改革的内容,更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调查研究,并认真总结、分析、研究问题,摸清各项底数,哪些情况有助于改革,哪些问题将会成为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和阻碍,对这些困难和阻碍,能想办法解决的要尽可能地在这段时间解决好,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认真研究好应对措施,做到未雨绸缪。三要抓紧做好司法改革的辅助性开拓工作。在人民法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要求框架下,努力在公正司法和提升司法公信力上主动作为,开拓创新。对现有的数字法院、案件信息公开、网上互动平台、庭审直播录播、人民陪审监督等行之有效的提升司法公信力的措施要跟进靠实、一抓到底。要继续紧密联系实际,总结和探索推进审判责任制,还权合议庭、审判长和独任法官,厘清权力与责任,在权与责方面设计严格的制度约束,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的管理责任体系,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增强法官独立办案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办案质量,促进公正司法,为司法改革做好全方位准备。
三、司法改革进程中基层人民法院应该怎么做
与前几次人民法院改革相比,这次司法改革的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难度之大也前所未有。为此,基层人民法院更应做好直面改革、迎接挑战的充分准备。一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级既定改革方案抓好落实。毋庸置疑的是,未来的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方案一定是在充分调查研究、专家论证、先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较为成熟的改革方案,在落实过程中,无需为方案的可行与否而担忧,只要认认真真地按照方案要求抓好落实即可。二要在改革方案的框架内创新开展工作。谁都不可能在改革前,把所有可能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预见到,所以也不可能把所有新情况、新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都囊括在改革方案中,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要紧密结合实际,科学研究,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做到既按方案要求执行,又符合基层客观实际,确保大方向上不偏离轨道,小细节上不出纰漏。三要勇于直面改革进程中的困难和阻碍。历史遗留问题与改革要求的对立冲突,个人利益与改革要求的尖锐碰撞,少数人的不适应、不情愿、不积极,个别部门的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等等,这些都可能给改革带来一定考验,唯有坚定信心,大胆探索实践,满怀信心迎接挑战,改革的既定目标才能顺利实现。四要扎扎实实抓好队伍职业素质和执法能力的提升。“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改革目标需要人民法官必须具备依法独立审理案件的能力,要求人民法官所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平和正义,及时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法官的法律素质、职业修养、办案能力等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效果,可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法官队伍在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垫稳这块基石将对司法改革的成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泰来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