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论坛 -> 调研成果

立足本职 为建设新鹤城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学习市委十二次党代会体会

  发布时间:2012-07-23 10:24:34


立足本职 为建设新鹤城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学习市委十二次党代会体会

 

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  王春山

 

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因各种原因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齐齐哈尔市地处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发展步伐曾一度放缓。近几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齐齐哈尔市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我在深入学习市委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后,感到十分振奋和鼓舞。认为报告中的“努力建设法治政府”的提法,有着非同寻常的正确性和远见性,是一个重要的认识飞跃,对于我市利用后发优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鹤城,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打造优质法治环境的重要意义

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国别财富报告》认为,法治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最为突出。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表明,法治程度可决定一个国家57%的无形资本价值。今年初,湖南省委书记周强认为,抓法治就是抓科学发展,法治环境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周强是第一个提出把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法治环境的地方主要领导。我市今年能在党代会报告中同时提出建设法治政府,说明我市领导在对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认识,以及谋划我市发展前景上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相对其他地区,齐齐哈尔市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都不是很突出,不是叫得非常响,难以让人过目不忘。只有找准后发优势,才能打出一片新天地。通过深入学习市党代会报告,认识到我市只有打造出优质的法治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后发优势,实现富裕文明和谐的宏伟目标。

二、打造优质法治环境的重要作用

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加快经济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而只有优质的法治环境才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这既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曲折探索后得出的必然结论。最好的社会治理模式是法治社会,这是由法治所具有的高稳定性所决定的,因为它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最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法治经济,这是由法治所具有的高效率性所决定的,因为它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一)优质法治环境能提供可预期的稳定性环境,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前些年,有些地方打各种招商牌确实能让投资者的眼睛为之一亮,但在投资以后,经常因地方的招商领导发生变化,接任领导对政策进行调整等不一而足的因素,使投资者的信心大打折扣。现在的投资者越来越看重一个地方的法治环境。因为法治具有规范、引领、评价、预测、保障的特征和作用,法治通过其预测作用,保障一个地方有一个可预期的稳定性环境。我市党代会在报告中提到“推进依法行政,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我认为市委能作出这种表率,就是要下大力建设稳定、可预期、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如果投资者认为投资环境好,不仅自己本身会放心大胆投资,还会主动地再邀来其他投资者,无需政府再大张旗鼓地去反复招商。就如好产品的品牌形象,不是靠厂家再三承诺实现的,而是靠消费者的口碑树立起来的。所谓“栽得梧桐树,不愁凤凰来”,强调的就是一个可预期的稳定性的投资环境,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的重要性。因为哪个投资者都不希望所在地区的政策朝令夕改,因人而异。缺少了稳定性,就增加不确定性。近几年,每个地区的发展,有的侧重于资源优势,有的仰仗于地理区位,有的禀赋于人文积淀,而且各地能够提供的优惠政策基本提供全面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地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优惠政策的竞争,而是综合环境的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环境。因为优质的法治环境,符合投资者的稳定中求发展的心理预期。

(二)优质法治环境能保障高效率的经济运转,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任何投资者追求的都是投资效益最大化,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投资效益最大化,靠什么来保障?实践证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是法治化程度越高的地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步伐加快,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去年,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形成。我们同时注意到,这个时间段,也正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确立的重要过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同步的,进一步说明了市场经济离不开法治建设。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这是因为法治还代表一种对人们行为的高度规范性指引方式,而不是一种个别性指引方式。由于法治是以国家名义制定和实施的,因而这种指引方式又有极大的权威性,它是建立社会秩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具有连续性、高效率的优点,它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要求,法治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意味着高效率。市场交易的信息瞬息万变,市场经济本身的高效运行,必然要求有高效率的法治环境来保障,即需要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来提供重要保障。如同再好的车子缺了润滑剂,都跑不起来。只有通过大量的立法来规范,通过政府各部门的高效依法行政,通过法院调判结合的定纷止争,才能更好地润滑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的现代经济社会快节奏的车轮,使投资者少了烦恼,多了信心。

三、立足本职,为我市打造优质的法治环境

打造优质的法治环境,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上下共同努力。对于法院和法官而言,必须首先认清什么是大局,其次如何找好定位,最后思考自身怎么办。把建设法治环境作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中心工作来抓,这就是大局。在法院工作与我市中心工作大局的关系中,只有增强服务意识,才能找好定位。在工作中只有进一步提升司法能力,才能解决自身怎么办的问题。

(一)不断增强大局认识,自觉投身于法治环境建设。

要克服因循守旧、无所作为、不思进取、与己无关的僵化观念,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要有清醒的认识、直面的勇气、改革的魄力。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从传统模式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自满和封闭中解放出来,冲破看摊守业的思想意识,增添有大追求、干大事业、谋大发展的勇气和魄力,敢想、敢闯、敢干,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要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信任别人与被别人信任,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每一名法官,都要在认真做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对法治环境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投资者和本地企业都坚定地通过相信法院、信任法官,来对我市的法治环境投上信任的一票。

(二)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法院工作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身为法官,追求公正与效率,践行司法为民。要杜绝冷漠生硬的机关做派,杜绝拖沓扯皮的官僚作风。从群众利益出发,从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对待当事人多一些热情、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透明,能为群众一次性办理的就一次办理,能依法简化程序的尽量简化程序,能依法公开的就勇于接收群众的评判。公正、廉洁、为民是法官职业修养的核心,廉洁、为民是实现公正的根本,要通过公正的审判为法治环境建设赢得口碑。

(三)着力提高司法能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

法治环境建设人人有责,更需要人人尽责。要具备良好的政治能力,在司法活动中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克服就案办案思想,善于运用法律和政策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服务发展大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熟练驾驭审判,准确适用法律,注重办案的法律和社会效果。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积累审判经验,丰富法学理论素养,努力成为专家型法官和复合型人才。要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以高效的审执满足民盼,以为民的情怀化解民怨,以创新的实践促进民生,努力通过群众看得见的各种载体,全心全力打造优质法治环境,为我市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鹤城作出最大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