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治论坛 -> 调研成果

如何加强法院审判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12-07-23 10:27:31


如何加强法院审判管理工作

 

富裕县人民法院 赵丽

 

目前,人民法院的审判管理工作虽然在服务审判、保障审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处于深化、完善和规范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本文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实践,就当前审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对如何加强审判管理、提高审判工作提出几点认识。

一、审判管理工作的特点

王胜俊院长在大法官审判管理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审判管理就是通过组织、领导、指导、评价、监督、制约等方法,对审判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司法过程进行严格规范,对审判质效进行科学考评,对司法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确保司法公正、高效、廉洁。这个定义,对审判管理的方法、内容、目的进行了既精炼又全面的界定。由此可见,审判管理的方法是多元的,但又必须统一组织和领导;审判管理的内容是全面和立体的,涉及到审判工作的全程,贯穿到审判工作的始终。既有微观管理,又有宏观的管理,既有事后管理,又有实时和预警管理。而且,对司法资源的整合、对审判质效的考评,实际上要求形成一种超越法院三大管理的严格界限,形成一种大管理格局。

二、审判管理工作的职能

当前,全省法院按照省法院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意见,各级法院的审判管理部门基本以案件质量监督评查、审判流程管理、绩效综合评估三项作为主要职能。有的法院结合自身实际,还将司法统计、考核、审委会会务等职能纳入审判管理。笔者认为,应当允许探索。但是,业已确定的几项基本职能不能缩水,特别是不能仅局限于案件评查,必须全面履行审判管理职能。法院的审判管理,就是将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引进到对司法过程和结果的监管之中。对法院而言,这是一个管理现代化的问题,即从原始、零散、自发的管理演变为现代、系统、有组织的管理。小作坊式的随意和广种薄收式的粗放必须为严谨、周密、集约、科学、统一的现代管理所替代,审判管理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审判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是对审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审判管理工作在法院建设中已经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法官还处于被动管理阶段,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审判管理的重要性。法官不是积极主动地按规定要求做好,而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做,不少法官感到按审判管理要求操作工作量明显增加,对现有管理模式不适应、不习惯。

二是法官心理素质不稳定。一旦遇到考评,不少法官都容易紧张,对庭审中出现的突发问题不知所措。这在客观上也反映出被考评法官对自身应当如何接受考评、庭审中法官应当如何正常发挥,缺乏心理准备,所以底气不足。

三是法官的责任性有待提高。省、市法院对审判管理先后制定了不少文件,如审限管理、质量管理、绩效考评等,但仍有一些法官对相关内容了解不够。客观上,有些法官至今还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不知道各个程序中应当输入什么信息;主观上,他们缺少学习和了解相关规定的动力,对新的管理政策不作认真的研究,缺乏应有的责任性。

四是业务庭之间审判管理发展不平衡。目前,审判管理所形成的各项数据,已经成为评价法院审判工作是否符合公正与效率的主要依据。根据审判管理的数据显示,有的庭室审判管理多项指标在全市条线名列前茅,有的则排名靠后,各个庭室在工作开展中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不断提高对审判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审判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个临时性、阶段性的工作,是全省法院探索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认真落实公正与效率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现在已经是各级法院主抓的一项工作。各级法院领导在一定管理权限内可以随时调取审判管理的数据,通过对审判管理的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可以直接对法院、业务庭和法官个人作出客观的评价。因此,认真抓好审判管理工作,确保案件审理程序中源头信息数据采集输入的准确和及时,与法院、业务庭、法官的绩效考核密切相关。只有每一名法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审判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抓好各自范围内的审判管理,全院的审判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二要主动发挥审判管理数据在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审判管理的数据是按设定程序自动形成的,具有客观真实的特征,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掌握审判管理数据,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做出审判管理的科学决策。各业务庭长要主动发挥审判管理数据的作用,及时将本部门数据与全市法院条线、本院内部横向部门间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自身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订出解决差距的有效措施。

三要认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我考评,强化法官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日常庭审中,庭内组织相关的考评活动,制定全面科学的考评体系,落实相关的责任负责人,不定期对各审判人员进行考核,使法官适应考评,认识自身不足,不断提升素质。

四要充分运用审判管理信息数据实行科学管理。庭长在对法官进行管理中,也应当对绩效数据进行排位,尽量扬长避短,合理安排,挖掘潜力,调动全庭办案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庭长应当加强对全庭法官审判工作的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庭内的观摩、讲评和业务讨论学习,下力气抓好全庭的规范化管理,统一庭内法官的司法行为,确保审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