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载体 丰富内涵
扎实推进法院文化健康发展
讷河市法院 李国军
法院文化,说到底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艺术,只有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干警的积极性,才能推动法院工作的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从陶冶情操、培育品质入手,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弘扬法院精神,不断提升干警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为我院各项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011年,我们先后与吉林大学法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建立协作关系,成为两所知名学府的教育实践基地;被推荐为齐齐哈尔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通过了齐齐哈尔市文明单位标兵验收;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系统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并在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坚持:
――拓宽载体,搭建彰显法院文化的基础平台
我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拓宽活动领域,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法院文化建设新路子。
一是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提升崇德尚法的自觉性。在审判实践中,我们首先在全体干警中积极推行文明用语,规范司法行为,提高人民法官的文明形象。给当事人以充分的尊重,让其感受到温暖,增进对法院及法官的理解和信任。其次,我们针对当前社会风气滑坡,人们普遍缺乏敬业精神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干警弘扬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发扬家庭美德,激发敬业热情,组织干警到大庆铁人纪念馆、江桥抗战纪念馆等传统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开展学习革命前辈和英模先烈活动,让干警们感受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领悟艰苦创业、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进而深化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与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拓展了我院贯彻“三个提升”的有效渠道,强化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意识。第三,我们还把“明德尚法、公正为民”做为院训。把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做为每个干警执法办案的行为准则。让特有的文化气息提醒着干警们时刻珍惜荣誉,提升修养,促进自律。
二是以管理机制建设为载体,增强文化建设的执行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法院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我们坚持打基础、抓根本、管长远的原则,研究制定了《讷河市人民法院文化建设方案实施细则》,对法院文化发展目标和具体要求都做了明确规定,以此推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干警素质,我们坚持每周半天学习日制度,对干警进行理论灌输和思想渗透,使大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正确把握职业操守,绝不做违背职业道德和影响法官形象的事情。我们还制定了《讷河市人民法院法官廉政建设准则》,在老莱监狱建立了干警警示教育基地,我们还将法官自创的廉政警言警句100余条,体会文章44篇编辑成《法官廉政座右铭》一书,防微杜渐,做到警钟长鸣。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创建了《廉政风险防控与教育档案》,做到每次教育都有记载,确保公正、高效、廉洁司法目标的实现。
三是以司法文化建设为载体,提高“情理法”兼收并用能力。我们针对个别法官司法能力较差的问题,通过开办讲座、学习交流、观摩评比等形式,加强司法文化建设。突出诉讼案件调查研究的指导作用、古今中外司法文明的参考作用以及吸收运用民俗的调解作用,在案件调解过程中融情于法、寓理于法,注意营造必要的调解氛围、把握调处时机,因人而宜、因案而宜,通过创新调解方式方法,提高审判工作效率,促进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以改善办公条件为载体,营造人文关怀的诉讼环境。我们从关心、关爱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加强办公环境的绿化美化,把营造良好的诉讼环境看做是司法为民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当事人在满目翠绿、花香四溢、空间宽敞、空气清新的环境中缓解矛盾冲突、化解对立情绪。去年,我们投入3万多元进行场所改造。良好的诉讼环境,让当事人有种家的感觉。
――丰富内涵,突出展现法院文化的鲜明个性
我们尽力丰富法院文化的精神内涵,着力把文化活动办成“自娱自乐的综艺大舞台,没有围墙的欢乐大剧场,永不谢幕的快乐大本营”。我们先后举办了篮球赛、排球赛,组建了庆祝建党90周年合唱团,举办了重读红色经典读书会。结合“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四个帮扶”活动,在演出、比赛、参观、慰问之中,提升干警的文化品质,促进了干警队伍素质的提升。我们还从法官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与吉林大学法学院联合举办了法学研究生班,有40多名法官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对干警的生活,我们给予极大的关心,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建立了机关廉洁灶,既为干警工作与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又解决了干警中午外出吃饭的问题。针对法院工作存在的职业风险,为干警做了人身意外伤害和家庭财产保险,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发了干警的工作热情。
实践中,我们还注重彰显个性文化的独特魅力,建立体现法院文化现代理念和人文精神的设施场所。从办公区到审判区,我们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布置和装修改造,建立文化长廊,展示干警制作的书法、绘画、剪纸、摄影作品,悬挂反映干警风貌的勤政、廉政内容的图片和文字。我们选派多名法官参加了中国民法学年会,中国公司法学年会,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言。我们撰写的《基层法院文化建设的思考》一文,被多家主流媒体刊载,编写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手册》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发行,并得到了上级法院领导的认可和好评。我们建立了集宪法文化、法院文化和法官文化为主的法律文化(电子)展馆已基本准备就绪,预计3月底可正式开馆。
――提升境界,着力呈现法院文化的崭新面貌
为促进法院文化建设上档次、上水平,我们把文化建设纳入法院发展宏观管理体系,成立了法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确定目标考核体系,把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评价各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倾力实施三个“零距离”工程,即院领导与法院干警之间相互关心帮助心贴心,实现思想上的“零距离”;法院干警与当事人之间深入一线面对面,实现情感上的“零距离”;法院领导、干警与当事人之间沟通交流手拉手,实现认识上的“零距离”。
通过提升法院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凝聚力,使“三个零距离”变为实实在在的工作。在作风建设上,注重良好品德修养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倡导坚韧不拔的毅力,树立永往直前的拼搏形象,从而提高司法公信力。在丰富法院文化的内涵上,不断贴近法院实际和干警思想实际,创造更多更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文化作品,并使其内涵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理论更加深邃、实践更具前瞻性,从而使法院文化建设彰显出长久不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