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制定了各项改革任务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齐齐哈尔市作为黑龙江省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按照中央、省委的部署已经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面铺开的试点工作中,抓好用活档案工作,做到依法治档、科学管档,数字强档,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档案资源支撑和信息化服务保障。
一、创新思维, 构建档案工作优先发展的工作格局
法院档案作为法院历史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法院机关全部工作的集中浓缩和永久存贮,是服务法院机关和相关部门工作的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料,在法院机关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齐市中院党组带头更新观念,从长远发展的高度提出,要在档案工作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管理,从两方面切实提高档案工作服务审判业务的质量和水平。
1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 配齐选好档案人员 自建院以来,齐齐哈尔市中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由常务副院长具体分管市县两级法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在每年的6月份都召开行政事务推进专项会议,部署全市法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对档案信息管理情况进行通报。由办公室主任和专兼职档案员和各业务处室内勤组成档案管理网格,形成了档案工作从上至下齐抓共管的局面。市院档案室配备档案专业专职档案员一人,临时工作人员两人。专业的管理人才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现代化。
2整章建制 加大投入 打牢基础设施建设 市中级法院党组重视档案工作,在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建设上下大力气、舍得投入,保证了档案工作的有序、规范、持续发展。针对法院业务日益繁杂,档案门类日益增多,对档案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市中院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先后建立了《立卷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等。特别是2006年以来加大档案安全管理力度,严禁信息工作人员在微机或网域上下载处理的档案档案信息,禁止非档案人员进入库房,电子扫描信息处理的档案,严格执行审批、登记手续。并与分管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好交接手续。通过制度建设切实加强了档案管理的安全保障和安全维护工作。
2014年市中院新建了档案库房,面积为581平方米,分为诉讼档案、声像档案、财务档案三个库室。新安装密集架432列。配备了先进的防护设备,达到了档案十防要求,确保了档案安全。为适应科技强档和档案管理对计算机配置不断提高的要求,中院还为档案室配备了独立使用的档案专用数字化加工计算机和高速扫描仪等先进设备,既保障了档案保管的安全可靠,又发挥了现代科技在档案工作中的优势。并且将信息化管理所涉及的数字资源备份管理、纸质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室应用系统的运营维护等费用统一纳入到本院的财政预算,并长期保障。
二、大胆突破 打造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三级联网
作为齐齐哈尔市数字档案室试点单位,齐市中院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大力推进法院诉讼档案数字化工作,通过数字化扫描加工,档案智能化管理,层层推进,实现了网上调卷和远程查阅两项主要功能。
齐市中院从2006年着手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购进了诉讼档案和文书档案微机管理系统,要求市、县两级将诉讼档案和文书档案全部电子扫描,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提升档案管理的电子化水平,提高案件档案阅读效率,有效避免卷宗在借阅过程中出现遗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几年来的不断努力,已基本实现了1946年至今的所有文书档案和诉讼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数字档案资源基本完整,齐备。2015年被确定为齐齐哈尔市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单位。
齐市中院数字档案管理基于开放档案信息系统,集成管理诉讼档案、文书档案、法医、财务等各门类数字档案资源,具有收集、登记、分类、编目、存储、检索、统计、权限管理等基本功能,为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提供了保障。齐市中院针对网上归档、扫描加工的格式标准、管理系统的流程和操作方法,特别是对电子档案远程调阅卷的操作流程及查阅范围等,制定了16项档案数字化工作规范,使得法院电子档案从生成到利用的整个过程,有据可循,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齐市中院在完成本级文档数字化的同时加强了对基层法院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多次到基层法院召开档案信息工作现场会对基层书记员、法官助理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对档案工作进行抽检评比,奖励先进,督促落后。目前,齐市中院的档案信息工作基本实现三级联网,达到网上查询、网上阅卷、网上打印。对诉讼卷宗电子档案正卷中的案件基本信息、庭审记录、裁判文书等实现了一级网共享与交换。既方便了社会各界的查阅利用又节约了诉讼成本和时间。
三、务求实效,深入开发档案资源服务改革中心工作
档案资料是法院工作历史的真实记载,更是对现实工作发挥着借鉴、参阅和指导作用。为此齐市中院积极利用档案做好服务群众、服务司法改革中心工作。
1健全档案门类,全面记载法院审判机关的发展史。针对长期以来档案工作只注重对诉讼和文书材料归档,而对于声像资料、荣誉资料、基建资料缺乏积累这种现状,将声像资料、荣誉资料、基建资料相继存入档案库房。形成多门类、多载体的档案资料。让档案室真正成为反映审判职能发挥的阵地,审判事业发展历史的宝库,审判机关形象展示的窗口。
2人民法院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案件档案作为记录和见证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重要基础性载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齐市中院的努力下,档案数字化工作在服务当事人、律师、法官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一是实现了跨法院调阅卷宗。目前市县两级法院实现了三级联网,依托远程查阅系统,全市法院之间实现了即查即阅,当事人可以在中院调取、查阅中院诉讼卷宗,基层法院经过中院授权,也可以调取中院诉讼卷宗。三级联网,当事人可就近阅卷,大大提高了法官的工作效率,方便了当事人等就近查档,节省了时间和费用,在档案查阅方式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市、县两级法院在跨法院调阅卷宗工作中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得到了当事人的满意和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设立电子调卷服务窗口。目前市法院和基层法院将阅卷室和复印室,设置在诉讼服务大厅,诉讼群众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查询和调阅电子卷宗,实现了查询、调研、复印卷宗一站式服务模式,为当事人节约诉讼实践提供了有益便利条件得到当事人和律师的一致好评。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档案智能化管理的层层推进,网上调卷和远程查阅已变成现实,沉寂的归档卷宗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档案工作在为领导决策、审判工作和为民服务中发挥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齐市中院档案人并不为取得成绩而骄傲,他们深知档案兴法、档案利民之路还漫漫而修远,还需要档案人持之以恒不断上下求索。
(本文刊登在《黑龙江档案》2016年第4期 总第2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