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获的荣誉,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没查的卷底,同事们都还在猜疑,突然不见了的你,我也是突然看相片,才发觉泪湿眼底,谁陪伴生病卧床的你,谁等你保护权益,谁把你的腰累弯下去,谁在盼你的归期……”
在手机朋友圈看到这张照片,龙江县人民法院的大部分干警才明白他们年过五旬、身体日渐佝偻、却仍然雷厉风行、早来晚走的张晓红副院长这几天“失踪”的原因。大家除了惊讶外更多的则是心疼,从事审判工作32年来,张晓红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凭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工作态度,视艰苦为奉献,视辛劳为磨练,视清贫为考验,认真践行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为龙江法院的审判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累垮了自己本就瘦弱的身体。看着他躺在病床上还审核签发法律文书的情形,干警们心中不免酸楚,明天就要手术了,他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各项术前检查报告,而是这一件件关系到当事人切身利益的案件。这张照片在干警们湿润的眼中变得模糊,但干警们心中为公平正义奋斗一生的法治信仰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晓红的腰病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为了忙碌的审判工作,他从来不曾提起过。干警们看到的,永远是他伏案工作、研究案情的专注,是他每天接待当事人、调解纠纷的耐心,是办公楼里最后一个熄灭的灯光,是他以“做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为信条的几十年坚守。他将当事人满意的笑脸当成“止痛药”,宁愿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化解他们的纠纷、平息他们的怨气,让他们对司法公正心悦诚服。
“接待了一辈子当事人,没想到今天成了逃兵,要对他们避而不见。”张晓红还特意嘱咐前来看望的同事:“工作那么忙,你们安心工作,不要跑来看我,更不要让当事人知道我生病住院了。要是闹出当事人借探望来送礼的事情,那我的病只能越来越重。”
这话说的并不夸张,三十多年来张晓红拒绝了数不清的请客送礼,却收获了当事人的敬佩和群众的口碑。“人精瘦,个不高但标板溜直的,办事刹楞利索,为人公道正派。”提起对张晓红的印象,年过七旬的王大娘记忆依然清晰。十几年前,王大娘将积攒的2万元养老钱借给李某救急,却被拖欠了四年之久,当法院判决李某还钱后,李某居然直接搬家“消失”了。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王大娘整天看着判决书掉眼泪。时任执行局局长的张晓红根据李某邻居提供的线索,多次远赴哈尔滨、大庆等地查找李某下落,却一无所获,但他没有灰心,继续明查暗访。当时执行信息化网络尚未形成,对被执行人信息查询非常困难,直到2004年,才得到了距龙江县城10多公里外的第五中学给李某发放工资的线索。张晓红立即带领干警驱车前往执行,并第一时间将执行到的李某当月工资交到王大娘手中。看到大家为了自己的执行案件奔波得连中午饭都没吃上,王大娘执意要请张晓红等人去吃饭,被张晓红拒绝后,王大娘又拿出200元钱让大家自己买吃的。张晓红一边把钱塞回王大娘的兜里,一边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这么长时间才执行到钱,还得逐月付款,是我们对不起您。”王大娘拉着张晓红的手,感动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从此,张晓红瘦弱但挺拔的身影永远留在了王大娘的心中。
这就是张晓红——同事眼中的“驼背”院长,百姓心中的“挺拔”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