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聚焦新举措 力破执行难

齐齐哈尔市法院破解执行难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7-07-10 14:05:33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显现,法院案件逐年递增。特别是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全市法院执行案件从2014年的8811件上升到2016年的15607件,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3%

在人少案多矛盾日益凸显的严峻形势下,如何破解“执行难”,成为人民法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莫道路途多荆棘,聚力前行创佳绩。市法院新一届党组提出了以执行改革为动力,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执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破解执行难为目标的总体工作思路,吹响了向执行难宣战的号角!

争取各方支持,深化执行改革

近年来,市法院党组提出了以执行信息化和指挥中心建设为依托,从外部功能发挥和内部执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改革的设想。市委常委会议听取了市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郝伟夫的汇报,同意启动“执行工作改革年”,全市法院执行改革从此步入快车道。

同时,为推进执行联动机制有效运行,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意见》,建立了由33个联动单位参加的“全市执行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巩固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各界协作配合”的执行工作新格局。

推进信息建设,完善查控措施

全市法院均设立了执行指挥中心,完善了远程指挥、财产查控、失信惩戒、执行公开、监督管理、流程节点等八大系统建设,实现了执行工作上下协调、信息共享、内外联动、规范高效、公开透明。

通过最高法院、省高院“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以及与市不动产管理中心的网络查控专线,实现了对银行、证券、网络资金、车辆、不动产等1416项信息的即时查控。

截至目前,已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26万件次,执行到位金额近3亿元。

加强失信惩戒,督促履行义务

2014年起,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上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1546人,在五一、十一长假期间在新闻媒体和商业繁华区相继刊登和播出六期督促公告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利用法院官方微信逐月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向市政府主管部门建议禁止失信企业参加绿博会、展销会,并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融资信贷、市场准入,乘飞机高铁出行和因私出境等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等方面对“老赖”进行了全方位限制。迫使2100名“老赖”主动履行义务,履行标的达5000余万元。

在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台了《关于对具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务员及中共党员身份的失信被执行人建议有关机关依法、依纪处理的意见》,加强了对这四类主体身份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力度。

目前,已有一名具有省人大代表身份的失信被执行人,经法院建议被免去了代表资格。富拉尔基区和克东县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当地法院建议,对42名具有党员、公务员身份的失信被执行人分别给予了党内警告、行政警告等处分。

在我市,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环境已经形成。

开展专项执行,保障经济发展

为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相继开展了涉民生、涉金融等专项执行活动。全市法院把拖欠农民工工资、生活困难申请执行人的案件作为重点,创新执行工作方法,用足用好执行措施,开展了“破冰行动”、“春晓行动”、“追逃行动”等集中执行、突击执行行动,使一批涉民生难案得到有效解决。

积极与银监会、银行协会、金融机构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了常态化的工作通报和工作联络机制,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2016年,共清理涉金融机构执行案件74件,执行标的7130.1万元。

打击拒执犯罪,维护司法权威

市政法三机关联合下发了《加强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固化了长效协作机制,维持打击拒执犯罪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审结拒执案件21,判处21人。

201610,市法院下发了《保民生促发展解决执行难专项执行行动方案》,持续至2017年春节后,共执结涉民生案件761件,执行到位标的6088万元,拘留266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12人。仅2017117日夜间,全市法院350余名执行干警在市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长杨兴义的远程指挥下,就拘留老赖51人,执结案件90件,和解49件,履行标的338万余元。

注重新闻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为营造执行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两级法院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执行工作的舆论宣传,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认识有了从不满意到理解,从理解再到支持的转变。《人民法院报》整版以《让“老赖”无所遁形》为题,报道了我市执行工作。全市法院近两年在《人民法院报》黑龙江法制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上发稿近百篇。此外,还采取宣传周等形式,组织执行法官走上街头宣传法院执行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树立公正形象

打造一只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执行队伍,是解决“执行难”的根本保证。为此,几年来,全市法院以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活动为载体,加强和突出了对执行干警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廉洁教育。健全和完善了二十余项管人、管事、管案的相关制度,开展了案件质量评查、执行业务培训、案例警示教育等活动,使执行法官和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得以增强,执行业务能力不断得以提升,促进了执行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两级法院执行工作多次在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多人被最高法院、省法院评为先进个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周强院长向全国人大报告工作时庄严承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这是人民法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全市法院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为民意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各项执行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确保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如期实现,为我市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郎冰    


关闭窗口